中国・韓国・日本儿童童話交流
2019年活动报告
  活動概要  
  举办宗旨
徽标  本活动自2002年起至今,已经迎来了第16个年头。今年的活动以“园”为交流主题,以中国首都北京为主要舞台。
 由100名分别来自中,日,韩的小学4年级至6年级的学生组成的队伍(其中中国34名,日本33名,韩国33名),在8月17日至23日的一周时间内,按照活动主题参观北京国际园艺博览会,并且以7至10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了绘本的制作。参与制作的100名成员每人都带回了自制的绘本。即使语言,生活和文化各不相同,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但只要相互信任,相互协助,就可以加深友情及交流——“世上独一无二的绘本”正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本次活动还聚集了约10年前曾参与童话交流活动,现已经成为大学生等的往届参加者共27名,其中来自中国日本的各10名,还有7名来自韩国,是至今为止最多的一次。他们享受着重聚的喜悦,作为大学生或已经走入社会的一员,就今后如何加深中日韩三国的友好和平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在本次活动中,由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中国组小学生,并担当翻译。其中不乏小学时曾经参加过该活动的往届成员。
 在本次活动中,由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中国组小学生,并担当翻译。其中不乏小学时曾经参加过该活动的往届成员。
 日中韩孩子们的童话交流活动不仅限于小学时这一次,而是会长久并持续的发扬光大,这也正是这一活动的最大特点。本次童话交流更加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实施概要
名  称:
中韩日儿童童话交流2019
时  间:
2019年8月17日(周六) - 8月23日(周五)
举办地点:
中国(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
主  办: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
共同举办: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中国>
首尔教育大学<韩国>
日中韩儿童童话交流事业执行委员会<日本>
日中韩三国协力事务局(TCS)
协  办: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主  管:
毎日新闻社
 
   
  举办日程
第1天(8月17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孩子们及往届参加者们先后抵达北京国际机场,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大巴后,来到了北京郊外的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中国的孩子们及往届参加者也从重庆市,山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地聚集而来,还有在美国留学的学生。
 在全体动员大会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代表团随行团长陈浩先生首先致辞,热烈欢迎来自3个国家的小学生及大学生的到来。韩国代表团随行团长权纯吉,日本代表团随行团长东山善迪也致辞表示:“让我们开始充实的的一周吧。“
 陈团长分别向3国儿童代表赠送了黄,蓝,粉三种纯色的活动T恤,之后便宣布了大家翘首以盼的分组。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小学生们立即精神抖擞地喊到,并和学生小组领队及翻译人员汇合。

第2天(8月18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慕田峪长城)
 一大早,代表团们乘坐大巴前往现存万里长城中最长的““慕田峪长城”段。
 由于刚好又是暑假期间的周日,中国及海外的游客也人山人海,从大巴停车场下车到乘坐索道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但是,不枉此次辛苦等待,当大家从索道窗口看到长城时,纷纷惊叹不已,有孩子惊叹:““简直就像迪士尼乐园的城堡一样。”
 到达索道站后,孩子们将连绵不断伸向远方的长城定格于相机内,沿着长城时爬时下,时而台阶,时而泥坡,不由得被中国历史遗产的雄伟壮丽所震撼。
 回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后,儿童及大学生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顾秀莲主任代表主办方致辞讲话,她表示:“这个美丽的校区是一个‘学习园地’。请大家互相学习各种文化,开阔视野,和朋友携手筑就未来的梦想。”
 日中韩儿童童话交流事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河村建夫众议院议员对小学生们满怀期待,并鼓励他们说:“从‘园’这个汉字出发,大家会如何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并创作出怎样的绘本,对此我表示十分期待。”
 在日中韩3国儿童代表及往届参加者代表等发言之后,“交流旗帜”从去年东道国日本代表的手中移交给了中国代表,并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幕。
 欢迎晚宴之后,各国代表团的随行老师等人分别朗读了3国以天鹅少女为题材的故事。孩子们边听边对比这3个版本的故事,并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比如有人表示:“这3个 故事真的非常相似,由此我也明白了我们3个国家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相互交流。”

第3天(8月19日):北京(北京国际园艺博览会,演讲)
 第3天,在创作以“园”为主题的绘本之前,安排了2个关于“园”的感思活动,其一是参观北京国际园艺博览会,其二是以庭园为主题的演讲。
 首先,代表团们来到中国科学院以西约90km的北京市延庆区举办的博览会。该博览会在一个约960公顷的广阔会场内举行,其中包括中国馆及日本,韩国等100多个海外团体参展。
 中国馆造型独特,由数万根金属柱子组成的金色大屋顶及圆弧形墙壁构成。馆内是由虚拟世界和展示南洋地区到内陆地区多种环境中所生长的花卉等大自然世界组成。还有濒临灭绝物种的展览,让孩子们能够在感受大自然力量的同时,思考环境破坏问题的严重性。
 日本展区有中央设有水池的庭园和展馆。悠悠戏水的锦鲤,馆内的插花,盆栽等作品,无不令大家看得出神。
 韩国展区是一个以五彩缤纷的2层楼阁建筑为中心的庭园,设有方形水池,石桥庭园和假山等,历史气息浓郁。
 小学生们将自己熟悉的花卉及庭园和其他国家的进行对比,一边感慨鲜花之美,一边寻找以“园”为主题的绘本创作灵感。
 回到大学晚餐过后,代表团们听取了从事北京皇家园林研究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博士朱强老师的演讲——《拥有独特魅力的古典园林》。朱老师建议道:“日中韩3国的园林之间也有异同之处。请大家对比下21日计划参观的承德避暑山庄的中国古典园林和自己国家的园林之间有何区别。”

第4天(8月20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活动主题——绘本创作从上午9点之后正式开始。
 日中韩3国小学生按小组围坐在大学的大教室内,由中国方面的美术老师吴明(39岁)老师以交流主题“园”为主题,对接下来2天内如何创作 “世上独一无二的绘本”进行了说明。
 指导整个绘本创作过程的是来自日本的“童话老师”土居安子女士。土居老师是大阪国际儿童文学振兴财团的统括负责人员,并且还是全球国际安徒生奖评审委员会的10名成员之一。上次活动是2018年在日本举办的,当时土居女士还考虑了如何参照韩国绘本创作进行新绘本的创作。
 孩子们首先在写有“快乐之园”,“神秘之园”等文字的字签中抽签,再通过文字进行想象,粗略画出草图。然后将这些草图重新排列,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最终在午后时完成了“故事”的创作。
 刚开始,这些孩子对此表示半信半疑:“使用这种方法能创作出故事吗?”但创作过程中,即便意见相左,大家还是共同讨论。当故事创作完成时,孩子们不禁感慨万分:“感觉和大家成了好朋友。”
 下午,由每个人负责1个双联页面(左右2页),开始进行插图绘制和文字编写。
 晚餐过后,代表团们参加了手绘折扇体验活动,在白色的扇面上挥笔绘图作诗,制作原创折扇。

第5天(8月21日):承德避暑山庄,小布达拉宫(河北省承德市)
 代表团参观了“承德避暑山庄”和普陀宗乘之庙两座园林。这两座园林都紧扣本次交流活动的主题——“园”。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杰作,普陀宗乘之庙则为1771年模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
 避暑山庄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北京市)东北方向约170km的避暑城市——河北省承德市。据传,清代皇帝盛夏之际曾在此避暑,处理政务。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约564公顷,始建于1703年,整个工程耗时89年之久。小学生们参观完收藏政务类文件等的建筑物等之后,散步于山清水秀的广阔园林之中,纷纷感慨道:“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而且无不气势磅礴。”
 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派遣画师及测量师前往西藏拉萨考察并完全仿制布达拉宫而建。孩子们不时地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黄色,红色,黑色等各种颜色的塔楼,以及用真金打造的金光闪烁的寺院屋顶等。

第6天(8月22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上午,在每天享用早餐的国际会议中心地下一楼,把由每人负责1个双联页面并画有插图及文章的作品装订成册,“世上独一无二的绘本”终于诞生了。
 由小组成员们共同合作耗时将近10小时创作而成的绘本,这天下午终于迎来了发表会。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比如有的孩子描写为了使枯萎凋零的园林重现生机前去寻找“天露”的故事,还有的孩子编写了少女前往精灵庭园的故事等。
 大屏幕上投射着孩子们自己绘制的作品,他们站在屏幕前,朗读了自己构思的文章。当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时,孩子们心满意足地表示:“尽管这次任务比较艰巨,但是我们还是在短时间内创作完成了出色完整的作品。”
 晚上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才艺表演大会。除了民族舞蹈,现代舞,乐器表演之外,还有表演飞纸飞机,颠球等精彩纷呈的节目。伴随着绘本发表活动的结束,孩子们也完全进入了放松状态,他们时而欢呼大笑时而拍手,尽情享受着这一快乐时光。

第7天(8月23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开始时觉得很长的一周时间转瞬即逝,今天已是最后一天了。
 孩子们带着前一天晚上收拾好的行李箱及大包,来到了早餐会场。之后,在举办绘本发表会及才艺表演大会的教室参加了闭幕式。
 3国儿童、往届参加者及中国学生志愿者领队等的代表分别发言致辞之后,由中国的张芸馨(4年级),韩国的金受贤(6年级),日本的大岛Miyu(6年级)一起宣读了宣言,“通过绘本创作,让我们心心相连,收获颇丰。祝愿3国之间的友谊长存。”
 最后,全体成员共同高歌童话交流的主题曲《道别在今日》,之后,由中国代表将“交流旗帜”移交给明年举办国韩国代表,活动至此全部结束。
 孩子们互相交换了SNS等联系方式,依依惜别,并相约“10年后,在往届参加者交流会上再次相聚会。
 
   
返回頁首